top of page

中国人踉跄走过来的历史轨迹

 

赛时

2024年11月26日

          读了朋友推荐的《玫瑰坝》。这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一部从1949年开始的血泪史。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土改、三反五反、镇反、大跃进、反右、四清,直至文革,故事贯穿了毛共大陆统治的主要标志性时期,为读者展示出那些用镰刀斧头刻出的锈迹斑斑的年轮。

          作者在书中反复通过人物的朴实语言来阐述那些看来平常却又深刻的真理。陈素芬的经典金句最多: “穷人见你有多余的钱积阴功,他们却自己要从牙缝里面掏钱出来做善事,会喜欢你吗?” “我哥哥,他的那些朋友,还有我以前讨饭时认识的好多年轻人,都想当绿林好汉,都想去杀有钱人,都想去把有钱人的钱财抢过来。他们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183页那段关于男女在家庭中角色的议论非常精彩:“……这样,男人感谢女人,女人感谢男人,夫妻就会和睦,家庭就会兴旺,对男人和女人都有好处……” 185页:“如果你们共产党硬要把我们女人赶出去工作,……,依我看,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呢!” 255页:“这个共产党也真是蛮横,对自己人都不讲客气,稍有怀疑,就把刀架到他脖子上去。怪不得它对外人就更加蛮横了。看来,为共产党办事就像是陪伴老虎一样,搞得不好就要被牠吃掉。”

          冯东明这个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他的单纯、真诚、柔弱,他对于主义的深信不移、对于理想的追求、对自己的否定和渴望升华,都在作品中体现得有血有肉。由于他的出身和参加革命的过程跟我的岳母有某种相似性,所以我对他这个形象有特别的感受,对他的结局特别悲哀。一生追求,努力改造自己,可是永远也不能企及那个飘忽不定的目标。在过程中得来遍体鳞伤,最后幻影破灭 —— 他可以说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书中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陈进、范淑君、黄继福、王守伦、王春花,以及中规中矩的初级干部郝勇、没有出场的寇家孟、卑贱的孟福宽、高贵的王秉文,不可胜数。从每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我脑海里都映照出一个记忆中的人物轮廓。他们真实、形象、逼真,又被浓缩提炼,贯为一体。

          我在小学时,在家乡重庆看过一场派出所组织的对“坏分子”的批斗会,知道当众扇坏分子的耳光有多末大的威慑力;1976年我在凉山金阳县插队的时候,亲身经历过一次批斗会,看过“五花大绑”的杰作。不知道年轻的读者们是不是能够了解本书中那些血雨腥风的场景,这些场景的真实性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或者虚幻了呢?

          本书的结尾干净利落,含义极为丰富: “十二年后,中共中央发布了一份文件,给所有的地主分子和富农分子摘掉了他们的阶级敌人的帽子,给他们的子女改变了阶级成分。从此以后,这类人便成了人民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也就受到了党和国家的保护。”

          读罢此书,感触良深。每个故事,都让我似乎有无限多的话要说。书中所揭示的历史细节 — 不是编纂的故事,而是中国人踉跄走过来的历史轨迹 —— 勾画出那个统治的本质特征。以后有时间,还要再读细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