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玫瑰坝》读后感

 

惠西成



终于读完《玫瑰坝》这部鸿篇巨制。作者谢宝瑜出手不凡,写出了一部难得的文学佳作。



我看到作者具有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胆识,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冷峻的观察和理性的深度思考和分析。作者具有卓越的叙事能力,对细节描写得如此生动真实准确,对人物性格作了深入骨髓的剖析。他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用文学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那段疯狂愚昧血雨腥风的岁月,留下一段精彩的警世恒言。



作者描写了一段非常时期一群非常的人所做的非常的事情。诚然,冯东明和陈素芬之间的爱情纠葛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但是,作品所透露出来的思想却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所能概括。我看到作品里大大小小的悲剧故事汇成一个巨大的社会悲剧,一个民族的巨大的历史悲剧。某种主义或思想可以使一个民族集体被愚弄,集体被弱智,集体被精神分裂,集体被狂躁,然后集体被卷入悲剧的漩涡之中。原本善良的人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成恶魔,聪慧灵敏的人可以忽然变得愚钝迟缓,美丽的田园乡村瞬间变成血雨腥风的屠场。人性善人性恶本来相互均衡制约,然而人性恶的方面在恶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却总是占据上风,将美好的东西摧残的遍体鳞伤,造成难以弥补的灾难。炎黄子孙如此,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如此,高丽人亦复如此。善良的陈素芬被炸死了,悲剧发展到顶点。事实上,作者揭示的是人类共同的“原罪”。冯东明向苍天疾呼:“素芬,我们一起逃吧!逃到缅甸去!逃出这个整人害人的火坑!”也许,缅甸是一个和风丽日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愚忠的冯东明终于醒悟,但为时已晚。人是无法逃出那个苦涩悲凉疯狂残酷的现实世界的。我理解作者实际上是在呼唤人性向善的回归,秩序的回归,理性的回归。



作者在作品里叙述了土改,合作社,大跃进,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但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叙述中,而是融进了他冷峻的观察和理性的深度思考,他手术刀般精确地剖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他形象地告诉我们,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今天的年轻人一定很难理解,那时候怎么会发生这么离奇这么疯狂这么惨无人道的事情。作者毋庸置疑地告诉读者,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一切都令人深思深醒。



首先应充分肯定这是一部纯文学的作品,是一部由纯文学的各种要素构建而成的力作。但是,作者对历史生活描绘得如此真切,甚至可以达到纪实文学的程度。我甚至联想到司马迁的《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当然,我在这里并非要将这部作品与《史记》在文采等方面做比较,而且也不恰当,我只是说在历史的真实性方面,两者都有共同之处而已。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土改的血腥,合作社的荒谬,大跃进的盲目,四清反右的捕风捉影,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作者浓重的忧患意识,深不见底的悲哀,读出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大爱。



故事的时间跨度不大,却发生了太多大大小小的事件,而且事件的起因性质发展结果都不同。作者没有用时空交叉等手法,而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转承启合,前后呼应,收放自如,引人入胜。这是更见功力的。作者用冯东明与陈素芬两人之间爱情这条主线将如此多的事件如此纷繁复杂的过程串联起来;事件在发展,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时时处处都在发生着变化;但依然做到脉络清晰,详略恰当,张弛有序;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得完好,非大手笔不可。故事的可读性也很强,我们与作品里的人物共呼吸,凝神关注事态的发展,担心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更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对细节的处理。他怎么能知道那么多而且那么详细精确呢?一切都仿佛他亲身经历过一样。我和作者是同龄人,我们大概能看懂这个世界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此前所发生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陌生的。作者是否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是否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等案头工作?即使如此,要将它们用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深刻的认知能力,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是断然做不到的。从乡规民约到风土人情,从日常琐事到非常事件,从饥荒冻馁到挨斗受刑,都描写得那么生动真实,有时甚至有电影蒙太奇的效果。善良的人被无辜杀害,受害人家属却要被迫缴纳子弹费。玉米馍馍可以换不同女人睡觉。冯东明为躲避王春花欲装麻风病患者。数苍蝇当战利品。范淑君撕开孩子的相片以备不测。枪毙活人现场怵目惊心。批斗大会集体疯狂。大食堂里面黄肌瘦的男女仿佛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状况。捆吊“坏人”施行无产阶级专政,等等。我在寻思:现当代作家里,谁能掌握到如此丰富的素材而且谁有胆略就这样写出来呢?



在《玫瑰坝》里,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物达数十人之多,个个都能立体地鲜活地浮现在读者面前:或正直善良,或柔弱屈从,或凶恶暴戾,或优柔寡断,或刚愎自用,或唯唯诺诺,或骄奢淫逸,或清心寡欲。我注意到,作者对人物很少进行大段的形象描写和心理描写,也没有用意识流等所谓的手法。他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事件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事态的发展等对人物进行动态的刻画,展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体来说,这群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我认为,冯东明这个人物最为成功。他正直善良,但优柔寡断,盲目地追随空泛的理想,属于愚忠那类。他凡事谨小慎微,但最后还是落得自身不保。他身上集中了悲剧人物的许多特点。陈素芬也是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一个正面形象,然而似乎因为较多理想的成分而削弱了她的可信度。也许,作者在她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不少地方,似乎通过她的嘴而“直抒胸臆”了。另外,像王春花等几个人物,似乎略显苍白了。可能我认识肤浅,也可能我太过苛求,我在讲这番话时不知不觉想到了《红楼梦》里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红楼梦》也涉及当时的一些“政治事件”,曹雪芹并没有直接写这些事件,更没有让人物发表政论文般地讲话,他更多地通过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人物的举止言行,通过人物命运的兴衰际遇,来反映他那个年代的政治事件,民风民情,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当然,作者描写的那段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太过特殊了,那些莫名其妙的思想或主义把民众都糊弄得神魂颠倒精神错乱了。他们的对话自然要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我窃以为,如果人物的对话里能少一些政治口号,多一些生活语言,或将两者更融洽地结合起来,会让作品读起来更加亲切自然。

《玫瑰坝》是一部大书,需要细细品味和潜心研读,才能悟到更多的精髓。



另外,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玫瑰坝》的,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她的生活经历与陈素芬近似,她出生在四川中江的一户殷实人家,后来家道中落,成年后嫁入当地一家大户。 她的家人在土改时期遭遇了《玫瑰坝》里所写的一样的情况,她后来与共产党南下干部的我的生父结婚。四清运动时,她以地主身份被押解到四川一个偏远贫困的农村接受改造,受尽种种非人的折磨摧残,正如《玫瑰坝》里的情形。她甚至几次都欲投井自尽,由于一心牵挂年幼的儿女而坚强地生存下来。她生性善良柔弱,多愁善感,自比命途多舛的林黛玉。我母亲旧社会读过当时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读过一些书,尤其喜爱《红楼梦》,能背诵《葬花诗》等许多篇章。我是直到1978年上川大那时才把我母亲“解放"出来,让她最终与我父亲团聚的。



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也经历过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作为黑五类的子女,我随时被人唾骂被人殴打。半夜会有人往屋里泼水扔石头。有人骂我是狗崽子,我默不作声,但骂我妹妹时,我就回骂,结果是被打得鼻青脸肿。有红卫兵要我学狗叫,我不从,就被十几个人轮流扇耳光,还被手枪顶在头上。还有一次,一个蒸汽火车司机要抢我的毛主席像章,我不给,就被在铁轨上拖行几十米远,还被抓到火车头里,司机用脚踏开两扇铁门,威胁着要把我扔进红红燃烧的火炉。看着母亲作为地主被批斗,看着父亲作为走资派被批斗,我们作儿女的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流泪,我们还被告诫要与父母断绝关系,划清界线。

我1974-1978年在四川米易当知青,那里与“玫瑰坝”应该不远。我比较熟悉《玫瑰坝》里所描绘的风土人情,我也使用过猪圈厕所。我深知饥饿的滋味。那时,当地的乡民依旧很贫苦,许多人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我临到考大学前的那几个月里,生产队实行干一天活发一天口粮。我为了专心复习,便不再出工,自然就没有了口粮。每天早上起来看书,看到实在饥渴难耐时,便到地里找东西吃。记得将晒得爆裂掉到地上的黄豆和小小的白虫用盐水煮了吃,那时连买酱油的钱都没有。有好心的乡民给我送来一团发霉的玉米面,我煮成玉米糊糊吃,那味道实在是又苦又涩,我一边吃一边掉泪。后来那个乡民告诉我,他试着用发霉的玉米面喂猪,猪都不吃。我77年就通过了大学录取线,体检时说我有肺结核便被取消了录取资格。一个月后再次体检,结果没有肺结核,最后确诊我是重感冒引起的急性肺炎。医生说我长期饥饿,重度营养不良,抵抗力太低。虽然虚惊一场,但错过了大学录取。半年后再考,考进了川大。

俱往矣,但愿历史不会重复!


当今盛世,我们应倍加珍惜!

2011年6月10日
北京

bottom of page